• 區(qū)劃代碼:320581000000
    地名由來:南朝梁大同六年(540年)始建常熟縣,縣治在福山鎮(zhèn),因境內“原濕異壤,雖水旱不能概為之災,則歲得常稔”故名常熟!洞竺饕唤y(tǒng)名勝志·南直隸蘇州府志勝》卷9載:“《輿地廣記》云,梁大同六年(540年)分置南沙、常熟二縣。是時累歲豐稔,謂其土沃,故以名縣!庇智骞饩w《常昭合志稿》卷9《水利志》載:常熟縣“高鄉(xiāng)瀕江有二十四浦通潮汐,資灌溉,而旱無擾;低鄉(xiāng)田皆筑圩,足以御水而澇亦不為患,以故歲常熟,而縣以名焉”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約公元前16世紀,陜西周原古公▉父子之泰伯、伯雍(又稱虞仲),讓國南來,建立勾吳,虞仲死后葬于常熟,虞山由此得名。商末屬勾吳。春秋、戰(zhàn)國時先屬吳,后屬越,繼又屬楚。秦隸會稽郡。漢置虞鄉(xiāng)、南沙鄉(xiāng),屬吳郡吳縣。西晉太康四年(283年)設海虞縣,隸吳郡。東晉咸康七年(341年)設南沙縣,隸晉陵郡。南朝梁大同六年(540年)始建常熟縣,縣治在福山鎮(zhèn),因境內“原濕異壤,雖水旱不能概為之災,則歲得常稔”故名常熟。隋海虞等縣并入常熟后,縣治設海虞城(今虞山鎮(zhèn)),隸于蘇州。南宋建炎年間建土城。元至正十六年(1356年)改磚城并跨虞山一角建成,有“十里青山半入城”之稱。清雍正四年(1726年)劃常熟縣東境另置昭文縣,兩縣治同城,隸蘇州府。辛亥革命后,仍合為常熟縣,屬蘇松常道?谷諔(zhàn)爭期間,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導的蘇、常、太人民武裝,曾在縣境及跨縣設立過常熟縣、沙洲縣、陽澄縣、蘇州縣及虞西行署等民主政權。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,遂劃城區(qū)設市,縣、市并隸于蘇州專區(qū)。1958年撤市,仍統(tǒng)一為常熟縣;1961年將南豐等14個公社及常陰沙農(nóng)場劃歸新建的沙洲縣(今張家港市);1983年3月撤縣建市(縣級),由省政府直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