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321281000000
    地名由來:《大明一統(tǒng)名勝志·南直隸揚州府志勝》卷17:“偽吳武義年中置今縣,言將振興其教化也。”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春秋屬吳。戰(zhàn)國屬楚,周慎靚王時為楚將昭陽食邑。秦為九江郡地。漢及隋、唐諸代歷屬臨淮、廣陵、江都。五代十國楊吳武義二年(920年)析海陵地置招遠(yuǎn)場,旋改為興化縣,取“昌盛教化”之意,治昭陽鎮(zhèn)。北宋初屬泰州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年)屬承州;紹興五年(1135年)廢縣為鎮(zhèn);十九年復(fù)為縣仍屬泰州;乾道二年(1166年)屬高郵軍尋又隸泰州;淳熙四年(1177年)復(fù)隸高郵軍,寶慶元年(1225年)始建城垣。元代歷屬高郵路(府)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建磚城,屬高郵州,隸揚州府;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重建,城高2.8丈,厚4丈,周長6里,辟有6門、4水關(guān)。清初屬揚州府高郵州,后隸揚州府。民國元年廢府制,直隸江蘇省。1941年2月,成立興化縣抗日民主政府,先后屬蘇中二、一分區(qū),華中二分區(qū)。1944年5月以后,為適應(yīng)革命斗爭需要,在興化、東臺、泰縣邊區(qū)先后建立過興東縣、溱潼縣,有縣境西北部建立過沙溝市(縣);1949年5月興化縣屬揚州專區(qū);1950年1月屬蘇北泰州專區(qū);1953年1月,仍屬揚州專區(qū);1983年1月,興化隸屬揚州市,1987年12月,撤縣建市,由省政府直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