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371500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據(jù)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晏子曰,聊攝以東,姑尤以西,其為人也多矣。”又《戰(zhàn)國策·齊六》:“燕將攻下聊城!绷某鞘幸蚬帕某菫槊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早在遠(yuǎn)古時期,東夷人就在此活動。新石器時期,已有氏族、部落在此定居生活。(今城西北7.5公里處有黃帝之孫顓頊墓,為新石器時期“龍山文化”支系。)據(jù)《論語·微子》與《東昌府志》記載,商末市境為殷王之庶兄微子啟受封之地。西周為周郭國、周文王季弟受封于此。春秋東周靈王十九年(前552年)始筑城,位于今城西北7.5公里處的聊古廟,為齊國西境聊攝地(魯仲連射書退燕兵即于此)。秦置聊城縣,因位于古聊河西岸,故名聊城,屬東郡。三國屬魏國平原郡。晉屬平原國。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遷城至今城東10公里處的王城,屬平原郡。隋開皇十六年(596年)為博州治;大業(yè)初(605—617年)州廢,屬武陽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復(fù)博州,治聊城。五代后晉開運二年(945年)河道決口,王城淹沒,又遷至今城東南7.5公里處的巢陵城,仍為博州治。北宋淳化三年(992年),河決巢陵城,城再遷至孝武渡西,即今聊城。元初(1264年)為博州路總管府治所;至元三年(1266年)改屬東昌路治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為東昌府治所。1912年改東昌府為東臨道,轄聊城;1926年改東臨道為東昌道,治聊城;1928年廢道,直屬山東省;1938年為山東省第六區(qū)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;1940年為紀(jì)念民族英雄范筑先將軍,改聊城縣為筑先縣,隸屬魯西行政公署第四專署。1945年隸屬冀魯豫行政公署第四專署;1949年8月,改筑先縣為聊城縣,屬平原省聊城專區(qū),為地區(qū)行政公署所在地。1952年12月,平原省撤銷,屬山東省聊城專區(qū);1958年12月,改聊城縣為聊城市;1963年4月,改市為縣;1983年8月,撤縣,設(shè)立聊城市。國務(wù)院1997年8月29日批準(zhǔn)撤銷聊城地區(qū)和縣級聊城市,設(shè)立地級聊城市。聊城市新設(shè)東昌府區(q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