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430200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據(jù)宋范成大《驂鸞錄》載:乾道九年(1173年)二月,“二日,宿櫧洲市,又當捨輿泝江。此地既為舟車更易之沖,容旅之所盤泊,故交易甚夥,敵壯縣”?赡苁且蛟摰貦綐浞泵视小皺街蕖敝Q。由于“櫧”“株”二字音相近,后改稱“株洲”。株洲市、縣俱以此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西漢置攸縣、茶陵、容陵3縣,并有臨湘、湘南縣地,俱屬長沙國。東漢屬長沙郡,析臨湘縣置醴陵縣。三國吳析臨湘、湘南縣置建寧縣,與攸縣、醴陵縣俱屬長沙郡;析湘南縣置湘西縣,屬衡陽郡;省容陵縣置陰山縣,與茶陵縣俱屬湘東郡。南朝梁析陰山縣置湘潭縣,治今攸縣西部,屬湘東郡。南朝梁、陳間改攸縣稱攸水縣。隋廢醴陵縣入長沙縣,并湘西縣入衡山縣,屬潭州或長沙郡;省茶陵、攸水、陰山、建寧4縣入湘潭縣,屬衡州或衡山郡。唐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析長沙縣置醴陵縣,屬潭州;并置南云州,析置茶陵、安樂、新興3縣;析湘潭縣置攸縣、陰山縣。貞觀元年(公元627年)廢南云州,省茶陵、安樂、陰山、新興4縣入攸縣并劃屬衡州。圣歷元年(公元698年)析攸縣復(fù)置茶陵縣。天寶八年(公元749年),今株洲市區(qū)和株洲縣為湘潭縣地,與醴陵縣俱屬長沙郡,后屬潭州;攸縣、茶陵縣屬衡陽郡,后屬衡州。五代為楚潭州長沙府醴陵、攸縣、茶陵和湘潭4縣地。北宋為潭州醴陵、攸縣和湘潭3縣地,以及衡州茶陵縣。南宋紹興九年(公元1139年)升茶陵縣為茶陵軍,嘉慶四年(公元1211年)析茶陵軍置酃縣。元為天臨路醴陵州、攸州和湘潭州地,以及衡州路酃縣。明為長沙府醴陵縣、攸縣、茶陵州和湘潭縣地,以及衡州府酃縣。清末一度設(shè)株洲廳。1913年茶陵州改為茶陵縣,與攸縣、醴陵縣等俱屬湘江道,酃縣屬衡陽道。1937年為第一行政督察區(qū)醴陵和湘潭縣地,以及第二行政督察區(qū)攸縣、茶陵、酃縣。1949年為長沙專區(qū)醴陵和湘潭縣地,以及衡陽專區(qū)攸縣、茶陵、酃縣。1951年以湘潭縣株洲鎮(zhèn)等地析置株洲市(縣級),屬長沙專區(qū)。1952年株洲市及醴陵、攸縣、茶陵縣屬湘潭專區(qū),酃縣屬湘南行政區(qū)。1954年酃縣郴縣專區(qū)。1956年株洲市升為省轄市。1956年省酃縣入茶陵縣,1961年復(fù)置,屬湘潭專區(qū)。1965年4月析株洲市郊區(qū)地置株洲縣,屬株洲市。1968年湘潭專區(qū)改稱湘潭地區(qū)。1983年醴陵、攸縣、茶陵、酃縣劃屬株洲市。1985年醴陵縣改市,由株洲市代管。1994年4月酃縣更名為炎陵縣。國務(wù)院1997年5月31日批準撤銷株州市的東區(qū)、南區(qū)、北區(qū)、郊區(qū),調(diào)整設(shè)立株州市荷塘區(qū)、蘆淞區(qū)、石峰區(qū)、天元區(q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