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500225000000
    地名由來(lái):宋太祖乾德三年(965年)宋滅后蜀,靜南縣以“地荒民少”省入大足、昌元(今榮昌縣)、永川三縣。大足升為上縣,隸昌州昌元郡。太平興國(guó)六年(981年)為川陜路,淳化四年(993年)為劍南道。旋又分置東西川,昌州隸東川。咸平四年(1001年)隸梓州路。政和七年(1117年)隸潼川府路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撤昌州,以州屬三縣之地為大足縣,隸合州!短藉居钣洝肪88:“以界內(nèi)大足川為名。”《蜀中廣記》卷53《蜀郡縣古今通釋第三》載:大足縣“唐乾元二年與昌州同置,取豐足之義也;蛟瓶h之寶頂山有巨人跡”,因以名縣。按,寶頂山所謂“巨人跡”乃偽造,據(jù)趙崇絢《雞肋》云:“唐則天長(zhǎng)安元年(701年),司刑寺囚偽作大人跡五尺,改元大足,則信誕矣!保ㄖ袊(guó)地名語(yǔ)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東周為巴國(guó)、秦為巴郡,漢為益州郡墊江縣,后漢為益州巴西郡墊江縣地。蜀漢時(shí)同。東晉十六國(guó)南北朝時(shí)期先后為成漢荊州巴郡,前秦益州巴郡,東晉梁州巴郡墊江縣,宋、南齊益州巴郡墊江縣,梁益州巴郡,北周合州墊江郡石境縣和普安郡永康縣地。隋為涪陵郡赤水縣和資陽(yáng)郡隆康縣地。初唐為山南西道合州銅梁縣及劍南道普州普康縣地。唐肅宗乾元元年(758年)分巴川縣置大足縣上隸劍南東川昌州。大歷六年(771年)州城焚于兵火,州縣俱廢,其地名還故屬。十年(775年)州縣置復(fù)。大順年間以州直隸靜南軍節(jié)度(治昌州大足),乾寧四年(897年)改隸武信軍節(jié)度(治遂州)。五代時(shí)期,建置及隸屬無(wú)變。宋太祖乾?*輳?65年)宋滅后蜀,靜南縣以“地荒民少”省入大足、昌元(今榮昌縣)、永川三縣。大足升為上縣,隸昌州昌元郡。太平興國(guó)六年(981年)為川陜路,淳化四年(993年)為劍南道。旋又分置東西川,昌州隸東川。咸平四年(1001年)隸梓州路。政和七年(1117年)隸潼川府路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撤昌州,以州屬三縣之地為大足縣,隸合州。旋又省并大足入合州銅梁縣。元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復(fù)置大足隸合州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析大足縣地置永川、榮昌兩縣,隸重慶府?滴趿辏1667年)始設(shè)榮昌知縣兼攝大足縣事?滴跏辏1674年),大足曾為吳三桂子吳世璠屬地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,復(fù)置縣治,隸重慶府。清宣統(tǒng)三年(1911年)12月20日以邑人張桂山為首的“大足保路同志軍”進(jìn)入縣城,大足宣告獨(dú)立。(1912年)大足設(shè)置縣行政公署,隸四川省重慶府,旋隸東川道。1922年,大足先后為鄧錫侯、劉文渾、劉湘等部防區(qū)。1930年改行政公署為縣政府,直屬省政。1935年,大足隸第三行政督察區(qū)。1949年12月23日大足縣人民政府成立,1950年5月定為甲等縣,初隸川東行署璧山專區(qū)。1952年隸四川省江津?qū)^(qū)。(1981年改為永川地區(qū))。1983年屬重慶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