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532901000000
    地名由來:《新唐書·南詔傳》載:酋龍立“遂僭稱皇帝,建元建極,自號大禮國”。大理之名始此。徐松石《泰族僮族粵族考》認(rèn)為“大理”的“大”字,是“地”字之意。并引戴偉斯所著《云南—印度與揚子之聯(lián)系》一書,說”大理“在撣語為穩(wěn)渡意;又引張其昀編高中本國地理第九章,說大理兩字夷語用指好渡;蛘f以南詔時其地有大▉城(今大理市北洱海濱喜洲)得名。大▉城為南詔往來羊苴咩城與▉川(今洱源縣東南鄧川)時所居,且為避暑之所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西漢元封二年(前109年)在大理、賓川一帶始設(shè)葉榆縣,屬益州郡,東漢屬永昌郡,蜀漢、西晉屬云南郡,南朝宋、齊時屬東河陽郡。隋為渠濫川地,隸南寧州總管府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曾州,沿置葉榆縣不變。唐開元二十五年(737年)唐玄宗冊封蒙舍詔皮羅閣為云南王,賜名歸義,并積極支持蒙舍詔兼并其它五詔統(tǒng)一了洱海地區(qū),建立南詔國,定都太和城(今大理太和鄉(xiāng))。長壽十一年(779年),南詔王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(今大理城西)。唐樊掉《蠻書》記載,城方圓十五里,城內(nèi)主要建筑是南詔王的官室和高級官吏的住宅。南詔大明七年(937年),段思平建大理國(“大理”一名沿襲至今),仍以羊苴啼城為城都,宋仍為大理國都地。大理城在唐宋五百多年間,是云南政治、經(jīng)濟和文化中心。元(蒙古)憲宗三年(1253年)忽必烈滅大理國,羊苴咩城毀于兵燹,設(shè)大理路軍民總管府,憲宗七年(1257年)設(shè)大理上、中、下三千戶及趙賧千戶所。元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,設(shè)太和縣,屬大理路。明改大理路為大理府,為府治,設(shè)太和縣兼趙州地。清沿明制。光緒二年(1876年)大理辟為英國商埠。今大理城,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。方圓十二里,城墻高二丈五尺,厚二丈,有4座城門樓和4座角樓?滴跞辏1693年)太和縣知縣張?zhí)┙恢亟?門樓。光緒年間(1875—1908年)又經(jīng)過3次重修。1912年,廢府存縣,改用太和縣和趙縣。1914年改稱為大理縣和風(fēng)儀縣,屬騰越道,1929年廢道,直屬于省。1948年改屬第十一區(qū)行政督察專員公署。1950年屬大理專員公署。1952年由大理、鳳儀兩縣分出部份地區(qū)設(shè)下關(guān)市。1956年改屬大理白族自治州。1958年大理、下關(guān)、鳳儀、漾濞四縣市合并成大理市。1962年撤銷大理市,恢復(fù)大理縣、下關(guān)市、漾濞縣,鳳儀縣和原屬賓川縣的挖色鄉(xiāng)劃歸大理縣。1983年10月撤銷大理縣、下關(guān)市,合并組組建為今天的大理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