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220882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清為扎賚特旗地,光緒三十年(1904年)于莫勒紅崗子地方置大賚廳(大賚乃扎賚賚特的音轉(zhuǎn)),三十一年于謝家窩堡地方置安廣縣(故治在今市西北安廣鎮(zhèn))。1913年改大賚廳為大賚縣。1958年大賚、安廣二縣合并設(shè)立大安縣,取兩縣首字為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大安市歷史悠久,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,這里就有人類活動。從西周到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年)的1500年間,其東部屬穢貊、夫余故地、西部為東胡、鮮卑故地。夫余、鮮卑兩族在漢時受漢王朝統(tǒng)治,夫余屬玄菟郡管轄,鮮卑在后漢時期隸屬于遼東屬國。南北朝時期此地為鮮卑族所據(jù),屬北魏轄地。隋唐五代十國時期,屬契丹轄地,唐代在營州(今遼寧省朝陽鎮(zhèn))設(shè)置松漠都督府,下設(shè)洛瑰州、太魯州管轄契丹、奚和室韋等民族事宜。當(dāng)時此地為洮兒河流域的太魯州所轄。遼代時期,此地西部屬泰州,東部屬長春州。這兩州均屬上京臨潢府所轄。金滅遼后,改長春州為新泰州,原來的泰州則降為金山縣,因此,此地又為新泰州轄地。元代此地先屬泰寧府,后屬泰寧路管轄。明初,此地為元丞相納哈出所據(jù),洪武2年(1387年)明軍打敗納哈出,統(tǒng)一了東北,此地先為奴爾干都司轄下的泰寧衛(wèi)境地,后為塔兒河衛(wèi)轄境。清初,屬科爾沁左翼后旗治下的扎賚特旗郡王的的游牧地,當(dāng)時此地人煙稀少,多為蒙滿牧民散居地,清中葉以后,大批流民進(jìn)入東北,清室迫于內(nèi)憂外患,遂廣置府州廳縣,實行“移民實邊”政策,以防邊患。光緒三十一年(1905年)在洮兒河南墾之地設(shè)安廣縣,次年又在其東部莫勒紅崗子設(shè)大賚廳,此2處均歸黑龍江將軍管轄。1913年,改大賚廳為大賚縣。1914年(民國三年),分東北為三省10通,安廣縣屬奉天省洮昌道,大賚縣屬黑龍江省龍江道。1929年,安廣縣歸屬遼寧省為三等縣,大賚縣屬黑龍江省為二等縣。1934年,東北分為14省,安廣、大賚等7個縣同劃歸新設(shè)的龍江省。1945年,兩縣同獲解放。1946年兩縣合并為賚廣縣。1947年兩縣又分開并恢復(fù)原來縣名。大賚縣屬嫩江省、安廣縣屬遼北省。以后又同歸屬黑龍江省。建國后的1954—1958年,兩縣同歸吉林省。1958年,兩縣再次合并成大安縣。1988年大安縣改為大安市,屬吉林省白城地區(qū)行署領(lǐng)導(dǎo)。國務(wù)院1993年6月14日批準(zhǔn)撤銷白城地區(qū),此市由省直轄。1995年劃歸白城市。